作者简介:时暮,目前就职于某医疗集团,最高月消耗8位数以上。10年大搜投放经验,专注百度、搜狗、神马等主流媒体线上广告投放,擅长数据化、高效能、低成本买量技巧。个人微信公号:减法生涯

在甲方、乙方或媒体做优化师的你,可能26岁,可能30岁,下一步路该怎么走?或多或少有这样的困惑。

这里,不散播焦虑,就说说我们能做点啥,让下一步走得更笃定。

我在sem这块一亩三分地做久了,发展到管理岗后,经常会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阶段去评估下属,评估面试者,评估自己。

评估标准无非四个字:态度、能力。

有态度有能力,重点培养。有能力没态度,选择培养。

有态度没能力,放宽期限。没态度没能力,你们懂的。

我们从事的行业和领域,多数时候是面对着电脑,整天忙的啥,可能上级看不到。

我们不是销售,天天面销或电销,看得到工作轨迹。不是建筑工人,今天搬了多少砖,显而易见。

当然,你说我业务能力强,线索成本低,有数据支撑。

是的,看得到,但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咱不能保证每月、每个季度业绩都能亮瞎领导的双眼。

第二咱今年还可以在业务一线奋战,后年呢,五年后呢,肯定无法仅凭业绩就能闯出一片天地来。

所以,今天暂不谈业务能力,说说 能被领导重点培养所需要的态度,到底是什么鬼?

态度,意识里有概念,但要讲清楚不太容易。

态度好是指简单听话照做吗?是指有思路有行动力吗?是指天天加班到深夜吗?是指跟领导打成一片吗?是指天天汇报工作吗?是指跟同事和团队相处融洽吗?是指天天拍点彩虹屁吗?

都有但也不完全是。

最终,我们还需要向上发展,往宽发展,所以跟领导的互动无法避免。 

“领导”这个词,用系统的思维来理解,他既是客户方,因为你要提供你的价值给他;也是同行的伙伴,你要实现职业路的进阶,他不可或缺,你需要跟他亲密无间的合作,支持他,一起获得工作的成果;同时,领导也是资源方,提供职位和薪酬,助你成长,你需要回馈他。

举个不能免俗的栗子:你平时跟领导不互动,一去敲他办公室的门,就是申请加薪,这样会非常突兀,互相心里都没底。

你没底,担心被拒绝,被质疑,被否定。领导没底,因为平时交流太少,不了解你,从哪里谈信任和好感。

(长得帅,生得美,有背景的除外,但我们多数人依然是普通人,对吗?)

所以,下文会不断提到你的领导。

再碎碎念下,我们用心用在对的人身上,适用于你愿意跟随、非常信任的领导,并不十分讨厌的领导,或者在一个还不错的平台里你不太了解的领导,又或者你也不确定是否适合的平台和领导。

你非常厌弃,完全抗拒,只是勉强将就的平台或领导,不在这篇文章讨论范围内。

提取三个核心关键词,一是反馈,二是互动,三是承担

一、反 馈

心理学家C.C.罗西与L.K.亨利曾经做过一个心理实验。他们随机在一所学校里抽出一个班,把这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对他们进行测验。

第一组学生每天都告诉他们测验的成绩,第二组学生每周告诉他们一次测验的成绩,第三组学生则从来不告诉他们测验的成绩。

8周后,改变做法。

第一组学生从来不告诉他们测验的成绩,第二组学生每周告诉他们一次测验的成绩。第三组学生每天都告诉他们测验的成绩这样过了8周以后,结果发现第二组的成绩保持常态,依然是稳步地前进,第一组与第三组的情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三组的成绩突然上升。这个结果说明及时告知学生的学习成果有助于促进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反馈比不反馈要好得多,而即时反馈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好。

心理学家布朗又做了一个更深入的实验。他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把他们分成两组做算术练习。

这两组学生的演算能力均等,所做的练习题目也完全一样。

第一组学生做完后,由老师来对他们的答案进行评定改正。

第二组学生做完后,他们的答案则由他们自己来加以改正,并把改正之后每天的正确数和错误数分列成表,以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

一个学期之后,两个小组同时接受测验。结果发现,后者的成绩比前者优异很多。

这个实验表明,反馈主体与反馈方式的不同,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主动自我反馈比被动接受反馈效果好得多。

两组心理实验显而易见:反馈比不反馈好,积极的反馈比消极的反馈好,主动反馈比被动接受反馈效果好。

于他人,对别人的行为、活动给予及时的反馈,三人行必有我师,放下姿态去看到别人的长处,去做积极反馈,不仅有助于他人更好地完成工作,也有助于自己获取更多的信息,当然也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

于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学习进行及时的自我反馈,自我觉察,这样才能在拿到大成果之前产生无数的小成果。有反馈才有动力,有反馈才能发现问题,有反馈才能进步,有反馈才能加深了解。

于职场,举个最最常见的栗子:

员工二狗–等着领导来问:“二狗,你那边账户搭建怎样,什么时候能上量,明天下午能不能完成?”

员工三傻–不等领导来问,主动向他汇报工作进度和想法、看法以及意见。

你是领导,你喜欢哪个呢?

在职场,交给你的任务,领导不知道进度,不知道是否可以给你安排其他的工作,也不知道是否应该安排下一步的规划,这时候你还没迷茫,是你让领导迷茫了,这就是个大大的减分项!

同时,员工们分工都很明确,你的工作任务一般与其他人的工作都是环环相扣的,只有明确地知道你的进度,才不会影响公司的整体运作。

偶尔,工作方案制定得不太科学或有些问题,如果你定期主动汇报工作进度,那么领导就会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工作方案和你的工作内容,这样就能最大限度避免做无用功。

总之,工作任务不能只是听从和等待领导来问,而要主动地向领导汇报,提出你需要的帮助和遇到的困难,反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提出更好的方案。

再举个身边朋友的真实案例:

一个职场老鸟,进入一个新的团队,上级只是听说他还不错,但工作没有细化,全靠自由发挥。不管是协调各个项目组负责人,还是管理负责账户的优化师们,或者跟平行部门做信息同步和跟进项目进展,这些都可以干,也可以不干。

这样的自由状态,看着自由,空间很大,其实充满了危险。第一可替代性很高,第二有功的时候你不在一线,领不到功,第三着火时,需要站出来救场,搞不好还要背锅。

怎么办?

他做了几件事:

一是每天雷打不动工作汇报,不是流水账,扔个工作表格就完事了,而是带着问题和答案向上反馈,找问题对任何职场人来说太容易了,但是有答案不容易,简单的问题还好,认真列出解决方案。复杂的问题,还需要列出多个解决方案。实在没答案,就明确提出需要哪些支持,是需要领导亲自跟进,还是量化问题后果,寻求某人合作,建议换人等等。

二是每月做工作盘点和工作计划。完成了哪些,得到了哪些结果,还有哪些不足,下月该做什么,工作重心在哪里。当这些呈现之后,领导清楚你的时间用在了哪里,得到了哪些结果,就算结果不好,你也用态度在说话,而且他会帮忙纠偏和支持。

三是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做更多的资源共享,带动下属,带动团队去做信息交流,让自己拥有的权限和资源最大化的扩充到团队平行项目,让他们有所行动,间接带动业绩提升。

以上三件事做完之后,情商超低、不会说话的他也一样获得重用,拿到团队更多核心数据,当然,薪资也在不断反馈、不断进步中提升了。

说白了,反馈的过程就是领导验货的过程,货好了,价才高。验货从生涯角度来说是价值验证的过程,而获得信任和重用,得到支持和指导是价值肯定的结果。

还有一点,反馈的同时自己会不断修正,因为要反馈就要总结,要总结就得找到核心,找到核心需要在工作过程中百分百用心,get到那个点。

我也经常有这样的经历,自认为自己脑子里,看清楚了这件事情,准备去向上反馈或向下传达,组织语言时,发现不对,没有参考数据,没有分析市场,没有考虑对方需求,没有了解对方接受能力,然后我又回过去,再一边琢磨,一边量化数据,还要用对方能接受的语言来表达,这样不断训练,在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总结能力和合作能力方面都能有极大的提升。

以上提到的是关键词:反馈,是在提升专业能力的过程中,最基本的职场态度。

下一个关键词是:互动。 比反馈会更高一个层次,也是在职场的能力布局方面最重要的环节,也可以理解为提升合作能力的敲门砖。

二、互动

学会与领导互动,尊重和敬畏领导。不是一味地简单听话照做。

前文提到的反馈,也是互动的一种,就不赘述。

另外一种互动是寻求失败。

主动寻求失败的前提是,你要不惧怕被失败证明你的弱小,虽然这可能很丢脸。把失败当做一种试错,而不是对智商的否定。

你跟其他同事的重要互动之前或之后,不论是一对一、群聊、开会还是面谈,把互动的主要内容和他们的反馈主动去呈现给领导,请他多指教和提点。

第一确定他对团队的需求和对你的要求是否一致。如果一致,你展示了自己。如果不一致,他肯定会表达出来,你能更明确他要的是什么,工作方向就不会有大的偏差。

第二以他对互动对象的了解,你的表达方式和诉求,是否能让对方舒服,能被对方所理解,能达到互动的目的。如果得到领导允许甚至肯定,那皆大欢喜。如果得到负面反馈,就是在主动寻求失败,不用担心暴露了弱点,领导会把他的想法告诉你,你坦然接受,表达感谢,不但有了良好的互动,而且学到了管理经。

主动性往往代表着积极和努力,而过于被动会使自己陷入更被动的局面。有困难一直不说,自己扛着,到最后仍然完不成任务,自己累得够呛还给公司造成了损失,这个时候领导会把责任都归咎到你的沉默上,你再委屈也无处诉苦。

努力是必要的,但不一定能够百分百拥有领导的青睐。让老板青睐一方面是需要你的利益与立场与领导相同,另一方面你要让领导觉得你主观上也愿意跟随他,认可他的为人。这两点从哪里得到验证呢,就是互动。

三、承担

一个朋友跟我讲过一个亲身经历:

她单枪匹马进入一家上市企业,用她的话说,她既不年轻也没姿色,虽然跟高层熟悉,但还是艰险重重,有太多复杂的关系。老板很不好意思地跟她讲,有一摊子事要她处理,别人干了三个月都没干好,问她接不接。

当时,朋友并不是走投无路,相反,她事业做得不错,有自己的公司,有自己的团队,就是纯粹看好这个公司的前景和资源,才决定加入。

她当时完全可以不接,但,朋友想都没想,说:“我接,有啥干啥。”

她用了10天把那件事摆平了,还干得异常漂亮。

不服她的中层都服了,看笑话的下属都来帮她,老板被她的执行力震惊了。

事后,她跟我吐了很多苦水。

第一天去,所有人都没把她看在眼里,她安排的事对方不干,不听,她就自己上,工人甚至都罢工了,工地上有些装卸的活,她搬上搬下,身上多了很多剐蹭伤,人也黑了一圈。

她需要资源,老板给她推荐,她发现来人要价太高,没法给老板省钱,直接拒绝了帮忙。然后放话:“哪怕是老板派来的人,我也不听。”

工人午餐晚餐,全是公司包。一开始,朋友没去管,让他们自助点餐,后来发现完全超出了预算,人均消费跑到50块。还好,她待人接物都很得体和友善,餐厅老板跟她建议,这么多人吃饭,你们可以选择套餐,便宜不少,人均消费直接降到了23块。她又给老板,省了一大笔钱。

她说,公司这么大个摊子,耽误一天工期,都是钱,所以要尽快结束战斗,让这个事运转起来。

因为这种尽心尽责,太为公司着想,还闹了笑话,员工们误以为她是老板娘,为此,她很苦恼地解释了几百遍。

这样,她进入公司10多天时间,拥有了第一个出色的案例,直接进入了公司核心层,成为某个核心项目的负责人。

不管在什么公司,领导一定更加欣赏那些敢于接受难题,敢于挑战的员工,这点毋庸置疑。

面对工作中的任务,无论大小、难易,在权衡自己能力、资源和精力的情况下,公司需要时,如果你能挺身而出,那么每一个任务都可能成为你脱颖而出的机会。

不要在心里说:反正不是我的事,再说了还有别人,我干嘛出头,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这里划重点的是:不要以为自己处于公司最底层就人微言轻,就不敢去做,犹豫徘徊。任务面前每个人都是英雄。职场中每一个任务都是一次机遇。

《小狗钱钱》里有句话:不去寻找机会的人,最多不过是在走运的时候,接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学会承担是机会吗?我的回答是:yes!

有次,我问群里的小伙伴们,认为自己情商很高的举个手,大家都自黑,说情商很低,不敢说话。他们同时也吐槽,沟通能力不够,人脉不好,不会说话等等,这些词就跟领导嘴里说的“态度”一样,非常虚无,无法化为行动。

《破格》的作者白辂说:不要太迷恋智商、情商之类的“好坏”,一方面这些概念相对现实问题很虚,另外一方面它们又很难找到可以改进的切入点。应当把问题具体化、结构化。

你如果总是沉默,上级会很不安。

与其沉默,不如把所谓的沟通能力,情商、智商改为反馈、互动和承担,那就简单很多,不需要拍马屁,不需要走形式,不需要跟大流,也不需要给自己贴个什么不高、什么不行的标签。

在升职、加薪、表彰、鼓励没有你的时候,在步入中年还看不到发展轨迹的时候,觉察下,自己有没有及时跟领导反馈和互动,有没有及时汇报自己的成绩,有没有把最难出成绩的活儿承担下来,千万别以为你在聚光灯下,领导的眼镜都雪亮的,你干的活儿他都看得见,其实领导很忙,怕看不过来。

主动汇报、主动沟通、主动展示、主动承担,让自己具备领导眼里的“态度”,人生跃迁才有更大的可能。

写在最后,我们并非在日复一日地变老,而是日复一日地焕然一新。

, ©特别声明 本文来源:艾奇SEM    原创作者:时暮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如果来源或作者有误,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